咸味药
咸味药具有润下与软坚散结的作用。
“润下”,指成味药有润下通便的作用,经常使用于治疗大便干结。
“软坚散结”,指咸味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,经常使用于治疗痰核。
药性:
咸,寒
功效:
清热定惊,平喘,利尿、通络
主治:
高热惊痫,癫狂、肺热哮喘、小便不利,尿闭不通、气虚血滞,半身不遂、痹证
药性:
咸,微寒
功效:
重镇安神、潜阳补阴、软坚散结、收敛固涩
主治:
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、肝阳上亢,头晕目眩、痰核,瘰疬,瘿瘤,癥瘕、积聚、滑脱诸证
药性:
甘、咸 寒
功效:
滋阴潜阳、退热除蒸、软坚散结
主治:
肝肾阴虚证、癥瘕积聚
药性:
甘、咸,温
功效:
补肾益精、养血益气
主治:
阳痿遗精,腰酸,头晕,耳鸣、气血不足诸证、肺肾虚喘
药性:
咸,平
功效:
补肺益肾、纳气平喘、助阳益精
主治:
肺虚咳嗽,肾虚作喘,虚劳喘咳、肾虚阳痿
药性:
甘、咸,温
功效:
补肾助阳、润肠通便
主治:
肾阳亏虚,精血不足,阳痿早泄,宫冷不孕,腰膝酸痛,痿软无力、肠燥津枯便秘
药性:
甘、咸,温
功效:
补肾阳,益精血、强筋骨、调冲任、托疮毒
主治:
肾阳虚衰,精血不足证、肾虚骨弱,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、妇女冲任虚寒,崩漏、带下、疮疡久溃不敛,阴疽疮肿内陷不起
药性:
甘、苦、咸,微寒
功效:
清热明目、润肠通便
主治:
目赤肿痛,羞明多泪,目暗不明;头痛,眩晕、肠燥便秘
药性:
甘、咸、辛,平
功效:
活血疗伤、祛瘀通经
主治:
跌打损伤,骨折筋伤,瘀滞肿痛、血滞经闭,产后瘀阻腹痛,痛经,心腹疼痛,痈肿疮毒